地下害虫系列(一):我国常见金龟子(蛴螬)的识别和防治

时间:2022-03-15 14:57:41 父亲起名网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第一种地下害虫是蛴螬,很多地方叫也土蚕或地蚕(有的地方地老虎也叫土蚕),白白胖胖的确实像蚕。蛴螬的成虫是金龟甲,这虫跟鳞翅目的成虫不一样,金龟甲的成虫也能造成危害,尤其在林业上是一种重要害虫。

金龟甲也是一类虫子,常见的金龟甲有鳃金龟、丽金龟、绢金龟三种,具体如下图:

鳃金龟主要危害麦类、玉米、薯类、花生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林木等。

丽金龟主要危害杨、柳、苹果等树木和豆科、茄科、十字花科等蔬菜和其他作物。以气候比较湿润且多果树、林木的地区发生重,是我国黄淮海平原棉区的重要地下害虫。

绢金龟是北方主要的林业害虫,尤其对苗木危害严重。

金龟子危害

成虫咬食寄主植物的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的只留下叶脉基部。

幼虫取食植物的地下部分,咬断幼苗的根茎,使幼苗变黄枯死,也能取食植物种子,严重的造成缺苗断垄。蛴螬危害后的伤口跟金针虫明显不同,蛴螬造成的切口比较整齐,而金针虫危害的植物,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

一、三种常见金龟子的识别

金龟子是蛴螬成虫的通称,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蛴螬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食性颇杂、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也是鞘翅目中的大类群之一,全世界已记载的有20000余种,我国目前记载的有1800多种。蛴螬在土内取食多种农作物、林木、牧草、药材和花卉植物等萌发的种子、幼根、地下茎,咬断幼苗和环剥大苗、幼树的根皮。幼虫食量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苗,食害幼苗后断口整齐平截,易于识别;成虫金龟子出土取食叶、花蕾、嫩芽和幼果,常将叶片咬食成缺刻和孔洞,残留叶脉基部,严重时将叶全部吃光。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是我国发生为害最为严重的地下害虫优势物种。

(一)华北大黑鳃金龟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 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鳃金龟属一种。地下害虫优势种之一。分布于中国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区)。

农业害虫。成幼虫均可为害。食性杂。成虫取食粮食作物、花生、蔬菜等作物和杨、柳、榆、桑、核桃、苹果、刺槐、栎等多种树木叶片;幼虫取食花生、大豆、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多种苗木和草坪草、牧草等植物的地下部分。

成虫长椭圆形,体长21~23毫米、宽11~12毫米,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体表有光泽是区分于其同属暗黑鳃金龟(H. parallela)的显著特征。胸、腹部生有黄色长毛,前胸背板宽为长的2倍,前缘钝角、后缘角几乎成直角。每鞘翅3条隆线。前足胫节外侧3齿,中后足胫节末端2距。雄虫末节腹面中央凹陷、雌虫隆起。

幼虫共三龄,老熟幼虫体长35~45毫米,肛孔3射裂缝状,前方着生一群扁而尖端成钩状的刚毛、并向前延伸到肛腹片后部1/3处。

(二)暗黑鳃金龟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 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鳃金龟属一种。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国。

农林害虫,以成、幼虫为害。食性杂,成虫金龟子取食榆、加杨、柳、槐、桑、梨、苹果等树木叶片,是重要的林业害虫;幼虫蛴螬土栖,取食花生、大豆、玉米、薯类、麦类等作物地下部分,是地下害虫优势种之一。

成虫长卵形,体长17~22毫米,宽9.0~11.5毫米,体被黑色或黑褐色绒毛,无光泽。触角鳃状。前胸背板最宽处在侧缘中部以后,小盾片呈宽弧状三角形。鞘翅伸长地下害虫名字,两侧缘几乎平行,靠后边稍膨大,每侧4条纵肋不显。

幼虫共三龄,老熟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5.6~6.1毫米,头壳无光泽。头部前顶刚毛每侧一根,位于冠缝侧。臀节腹面无刺毛,仅具钩状刚毛,肛门孔三裂。成虫体表和幼虫头壳有无光泽是区分其与同属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铜绿丽金龟

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丽金龟属一种。因成虫体背铜绿色具金属光泽而得名。分布于中国(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区)、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等国。

农业害虫,以成、幼虫为害。成虫取食榆、柳、松、板栗、核桃、梨、苹果、女贞、豆类等几十种树木和植物的叶部,幼虫则为害植物及苗木的根部。

成虫长卵圆形,体长15~21毫米,宽8~11.3毫米,体背铜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侧缘黄褐色或褐色。鞘翅黄铜绿色且纵隆脊略见,合缝隆较显。足黄褐色,胫、跗节深褐色,前足胫节外侧2齿、内侧1棘刺。

幼虫共三龄,老熟幼虫体长29~33毫米、头宽约4.8毫米。头部暗黄色近圆形,头部前顶毛排各8根,后顶毛10~14根,额中侧毛列各2~4根。臀腹面具刺毛列多由13~14根长锥刺组成,两列刺尖相交或相遇、其后端稍向外岔开,钩状毛分布在刺毛列周围。肛门孔横裂状。腹部末端有否刺毛列和肛门孔的开裂方式,是区分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幼虫的主要标志。

二、蛴螬综合防治技术

我国蛴螬具有分布广、为害作物种类多、取食时间长、隐蔽性强的基本特性。且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分布也十分广泛。大多数种类的蛴螬成虫期在地上生活地下害虫名字,幼虫期多隐蔽在土壤中栖息和为害。防治蛴螬首先要了解当地发生的种类,根据其为害程度确定其优势种及其他种,更需要掌握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从而确定防治策略,在防治策略指导下,选择适用于本地虫种的单项防治技术,组配最佳的防治技术体系。

多年实践证明,防治蛴螬要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作物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合理综合运用农业、化学、生物、物理等方法以及采用改造环境条件的手段,将蛴螬控制在为害允许水平以下,达到保护植物、增加产量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蛴螬防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清洁农田 铲除田边地头的杂草,集中处理;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消灭沟坎荒坡,植树种草,以消灭地下害虫滋生地,创造不利地下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同时注意清理秸秆残茬。

2.合理轮作倒茬 蛴螬易为害禾谷类的小麦、玉米,豆科的花生、大豆以及马铃薯等块根、块茎作物,而不易取食直根系的棉花、芝麻、油菜等作物。因此,合理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可以明显地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3.深耕翻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在土壤表层的蛴螬翻到深层,将生活在深层的翻到地面,通过曝晒、鸟雀啄食等,一般可以消灭一部分蛴螬。耕翻土壤、拾虫杀死、冻垡晒垡等技术措施应结合使用。同时,结合秋播深翻,还可破坏蛴螬下潜的虫道,使其不能安全越冬,减少来年的虫口基数。

4.合理施肥 一定要施用腐熟的猪粪厩肥等有机农家肥料,否则易招引金龟子、蝼蛄等产卵。

5.合理、适时灌水 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蛴螬下潜或死亡,可以减轻为害。

(二)物理防治

田间成虫盛发期(可根据不同种类的金龟子确定时期),利用某些金龟子对光的趋性,通过合理布置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进行诱杀,单盏灯控制面积可达4hm左右。也可在傍晚时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将成虫消灭在产卵前,以压低虫口数量。也可利用成虫嗜食杨、柳、榆等树木叶片的特性,在田间设置树枝把,诱集成虫后集中杀死。

(三)化学防治

采用化学防治时,要关注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认真及时选用有效药剂进行防治。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防治指标,比如安徽省蛴螬防治指标定为4头/m,有的地区限制在2~4头/m。

1. 种子处理 药剂种子处理方法简便,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蛴螬为害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用药量最低,因而对环境的影响也最小。目前我国主要推选液剂拌种(湿拌),提倡微胶囊悬浮剂拌种。微胶囊悬浮剂拌种省时,省工,非常符合当今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加之其残效期较长,可以持续到作物生长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可以较好的控制蛴螬的危害。目前效果较好的微囊种衣剂有辛硫磷、毒死蜱、氟虫腈毒死蜱、阿维菌素等。使用时将种子与18%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2000倍液按1:10拌种,也可在播种前将辛硫磷药剂均匀喷撒到地面,然后翻耕或用将药剂与土壤混匀;或播种时将药剂与种子混播。20%毒死蜱微囊种衣剂田间推荐剂量为1500~2100mL/hm,拌毒土撒施,防效可达90%以上。每公顷用15%毒死蜱颗粒剂9~10.5kg或48%毒死蜱乳油3000mL,在花生行间顺垄撒施,随之与中耕锄草配套把毒土翻施土中,也可撒施后结合浇灌,防效明显。15%毒死蜱颗粒剂在花生花针期撒施,每公顷有效成分1.8~3.6kg,防效可达80%。也可用40.7%毒死蜱乳油进行拌种。拌种前应作发芽试验,确定适当的用药量。

2.土壤处理 一般土壤处理方法有多种:第一,将药剂均匀撒施于土面(实际是地表处理),然后犁入土中,也可以成带状施下,然后将种子沿药带播下,即所谓条施;第二,施用颗粒剂;第三,将药剂与肥料混合施下,即肥料农药复合剂;第四,沟施或穴施等。为减少污染和天敌的杀伤,可局部施药,特别是施用颗粒剂,作为选择性土壤处理更有其优点。施用颗粒剂虽比普通种子处理花费大,但持效期长,除在播种期外,生长期亦可以使用;同时还可以减少药剂对种子的伤害(药害)。如果使用颗粒撒播机施用,还可以省时省力,节约劳动力。

(四)生物防治

在重视化学防治的同时,结合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也是蛴螬防治中不可或缺,并且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推广的生物药剂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

在重视化学防治的同时,结合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也是蛴螬防治中不可或缺,并且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推广的生物药剂主要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t)和绿僵菌对蛴螬幼虫进行防治,也可利用金龟子的性外激素辅以诱集植物的提取物能达到防治成虫的效果。

1. 昆虫病原细菌:在进行田间应用时,播种期可应用Bt菌粉(100亿芽孢/g)按药种比1:10的比例拌种对蛴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作物生长期,每666.7m利用Bt粉剂(100亿芽孢/g)0.5kg 进行灌根,防治蛴螬。

2. 昆虫病原真菌:在播种期,可以用白僵菌粉剂(40亿芽孢/g)、绿僵菌粉剂(20亿芽孢/g)拌种,按药种比1:10的比例拌种对苗期为害的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在作物生长季节,每666.7m2可以用白僵菌粉剂(40亿芽孢/g)1.5kg、绿僵菌粉剂(20亿芽孢/g)1.5kg兑水100~150kg灌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